机械-欧美纸张限购 国内进口纸浆趋紧 四川竹浆造纸的“春天”来了?
10月9日9时整,仓库的绿色信号灯闪了两下,司开林赶快收起才吃1半的油条。这顿简单的早餐,他已吃了1个小时,“恐怕得留着当午饭吃了!”
司开林是4川凤生纸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凤生纸业”)生产车间的叉车司机,他的主要任务,是将仓库中的原纸运往200米外的生产车间。自6月起,这样的繁忙状态就没停过。
“满负荷生产好几个月了。”凤生纸业行政总监申群林介绍,年产竹浆15万吨、造纸18万吨的凤生纸业生产车间,范围在全川乃至全国首屈一指。某种程度上,这里就是全国竹浆纸行业的晴雨表。
不只是凤生纸业。放眼全川,竹浆造纸企业都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。动力是什么?风口来了,川企能否迎风起飞?
能飞的机遇
木浆和废纸浆进口长时间受限;4川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潜力可观
川内企业加码,重要动因是全球市场的供不应求。
受疫情防控、原材料供应短缺、运输价格上涨调度困难等因素影响,年初以来,欧美各国卫生纸供应日趋紧张。就在9月23日,美国最大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开市客(Costco)再次宣布对卫生纸限购。在加拿大,部分连锁超市也祭出类似政策。卫生纸等纸张限购风潮,已向欧美各国蔓延。
同时,造纸原料供应大幅波动。
中国造纸原浆主要有3:木浆、废纸浆和竹浆。自1998年实行天保工程以来,我国造纸行业对进口木浆依赖度逐年提高,去年进口木浆提供了25%的原料。但受疫情和国际减排影响,去年以来,主要木浆出口国纷纭减产,价格快速爬升。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,今年8月我国纸浆(主要是木浆)进口量同比降落3.5%,进口额增31.5%。另外1种原浆废纸浆提供了35%的原料来源,但“洋废”进口禁令的实行,让其锐减,“现在只有经过分拣的废纸等少数原料还能进,其他的都不行了。”成都海关相干负责人介绍,废碎纸及废纸板均已被新版的《进口废物管理目录》列入严禁进口行列。
“这(木浆和废纸浆进口受限)是长时间性的。”4川省造纸学会理事长、省造纸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范谋斌的根据是,从国际国内减碳行动加快、环保政策收紧趋势来看,木浆和废纸浆的缺口,在短时间内没法完全解决。
在此背景下,4川的竹浆造纸迎来了新的产业风口。
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是省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处处长陈红权口中的关键词。陈红权介绍,4川现有竹林面积1800余万亩,居全国第1。其中,3分之2可用于采伐加工,每年竹浆理论值可达300万吨,而现有产能不足120万吨,潜力可观。
1990年开始起步的4川竹浆造纸行业,已构成了14家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房屋被拆迁补偿怎么办,积累了大量原创性技术和工艺。4川省造纸行业协会统计,去年,我省竹浆加工能力已占全国6成以上。
除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好,政策也为竹浆造纸打开了方便之门。
“更低碳,采伐更方便。”省林科院副院长费世民介绍,与生长周期动辄2310年的树木相比,生长周期只需要34年且无需重复种植的竹林,更贴合国际国内市场低碳的消费取向。而且,与面临着区域采伐限额、采伐证件办理、采伐后地块生态修复等诸多政策限制的林木相比,竹林采伐其实不需要层层审批。
高飞的困惑
竹材价格上涨导致利润收窄,环保能耗利剑让“小块头”川企吃不消
但很多川内竹浆造纸企业负责人却高兴不起来。
第1个因素,是行业当前的恶性竞争。
“价格能不能1起上调?”9月下旬,多位川内竹浆造纸企业负责人前后致电范谋斌,话题是寻觅1同涨价的“盟友”。进口木浆价格爬升带动了全部行业原料上涨,导致加工企业利润不断收窄;竹浆造纸行业内部却在打“价格战”,很多企业已然吃不消。此前,这些企业为了争取订单而下调成品纸张的出货价格,没想到竹浆会涨这么高。
今年以来,川内部分地区竹材每吨收购价最高峰已逼近千元大关,而竹浆每吨售价也增至3500元至4000元,均创下新高。与之相对应,很多厂家的原纸出货价格也不过每吨5500元,比往年唯1小幅上调。在此背景下,扣除竹浆运输、加工和污废水处理等本钱,每吨纸张的加工利润最多也不过数百元。来自4川省造纸行业协会的摸底显示,已有部分企业出现亏损的苗头。
除当前行业竞争,严格的环保能耗要求始终困扰着全部竹浆造纸行业。
“如果顺利的话,我们都该投产了。”10月9日,面对长满杂草的荒地,川内某竹浆造纸企业负责人赵磊满是不甘。3年前,企业选中了川南的竹林资源富集区布局竹浆造纸生产线,但项目卡在了环评环节遭遇非法强拆可以自卫吗。
川内另外1家竹浆造纸企业负责人则晒出了账单:去年,污染物治理投入占了本钱总支出的30%。
川南1家大型竹浆造纸企业有关负责人流露,他们最近几年新上马的1个扩产能项目,是当地通过关停多个其他产能项目才换来的指标,“以后根本不可能再上这么大的产能了。”
“问题出在川内企业范围偏小。”费世民说,经过量年探索,竹浆造纸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已成熟。但前期巨额设备设施投入,则让企业“拿不下”。据了解,1条年产10万吨的竹浆生产线,1次性投入的治污本钱最少两亿元,已接近生产线建设本身投入。
腾飞的对策
推动竹林基地标准化和产品差异化,培养龙头企业破环保“高压线”
竹浆造纸行业如何走出当前窘境?
第1招,是推动终端产品的多元化研发。
“恶性竞争是由于产品同质化。”范谋斌介绍,目前全川共有各类竹浆为原料的生活用纸加工企业350家,但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的卫生纸生产领域。
破解这1局面的做法,便是产品差异化。
10月5日,眉山青神县西龙镇华家嘴,工地上覆盖着绿色防尘网,围起了标记竣工倒计时的塑料纸挡墙,吊车、发掘机也没“休假”。这是4川环龙新材料公司正在建设的斑布竹产业园项目。环龙新材料生产运营总经理刘玮哲介绍,根据计划,产业园针对欧美日市场,利用竹纤维开发高端生活用纸,而不是只生产普通卫生纸。
凤生纸业思路类似。“之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是竹浆和原纸,现在不止了。”申群林说,今年4月公司竣工投产分切加工项目1期工程,新增年产10万吨分切加工产能,例如将大捆原纸切割制作成餐巾纸。
第2招是降本钱。
“竹材原料价格上涨,不全是木浆带动起来的。”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干负责人看来,竹林基地建设水平低导致的采收难,是竹浆价格上涨1大诱因。
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农户李虎介绍,当地1个成年劳力每天只能采伐0.6吨竹子,售价只有500多元,扣除每人每天230元工资、15元用餐费、30元竹子运输费、200元种植管理费(含林地流转费)和其他开支(采伐工人保险支出)等,利润也没剩多少。
这也导致了1个怪现象:省林业和草原局评估,今年竹浆竹材价格节节爬升,但全省仍有6成以上的竹林基地无人采伐。
很多业内人士呼吁,应当从省级层面整合川内竹浆造纸企业资源,推动竹林基地的标准化建设,“停止内耗,共同降本钱。”
例如,刘玮哲介绍,在眉山青神的两万亩竹林基地,他们指导公道间种、更换新种、科学施肥,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采伐,竹材亩产从1吨增加到3吨以上。
第3招,破解环保能耗的“高压线”。
“把1些高耗能、高污染的环节交给龙头企业来做。”省造纸行业协会相干负责人介绍,应整合现有的资源培养龙头企业,在各主产区公道布局竹浆加工产能。环保设施建设适当给予1定补贴。
1些企业则找到了“循环”生产的新路径。“我们通过化学反应将黑液中的碱进行提取回收,和竹屑1起放入锅炉燃烧,产生蒸汽,进行生物质发电。项目设计每天燃烧1000吨黑液固形物,最多发电能力能到达约2.4万千瓦时,基本满足自用电需求。”刘玮哲说。